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一羽谈

突破常规化思路 寻求差异化发展

——金坛与周边地区工业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2017-03-21 16:36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3月21日 通讯员郭小剑 何彬 记者袁雪飞报道 近年来,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区域竞争激烈和自身发展苏南垫底的多重压力,金坛逆势而上、“一枝独秀”,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列苏锡常县市前列,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在常州大市的地位显著上升,并于2015年完成撤市并区。如果把近几年金坛经济的跨越比作一朵鲜花,那它的根就是工业经济,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个地方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与周边地区进行工业发展环境比较,借鉴发达县市工业经济发展经验,对于金坛实现在苏南板块中快速崛起,缩小与周边等发达县市的差距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坛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一)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8)

建国以来,私营的“利民”、“三业”两个铁工厂与“公和”冶坊合营,建立了金坛县第一个地方国营工业企业金坛农具厂,随后,建立国营金坛米厂、国营金坛印刷厂等一批地方国营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978年,全县工业企业326家,固定资产3032万元,工业年产值12352万元。30年间,金坛工业经济局限于“就地取材、就地生产”阶段,发展缓慢。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金坛坚持走农、副、工全面发展道路,实行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工业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乡镇工业蓬勃兴起,机械电子、纺织服装、轻工建材、医药化工、粮油食品等多种行业全面发展。至1988年,全县已有工业企业1685家,实现工业固定资产4.1亿元,工业年产值17.5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企业831家,实现产值11.4亿元,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1989-2000)

1989年以来,金坛工业经济在调整中提高,在整顿中稳定发展。1993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8.6亿元,比1988年增长2.3倍,江苏晨风丝绸集团公司实现产值2.2亿元,成为金坛“第一厂”,金坛纺织厂产值超亿元,成为县属工业“第一家”,金坛进入中国明星县(市)行列,并于年底撤县设市。1994年以后,金坛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调整力度,全市工业总产值从1994年的79.9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20.03亿元。至2000年,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江苏晨风集团、盘固水泥、康美化工等成为全市重点支柱企业。

(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2001-2010)

“十五”期间,金坛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重点项目投入和技术改造,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十五”末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30.5亿元,工业增加值71.67亿元,分别是“十五”初期的2.35倍和2.41倍。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机械电子、新型材料成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十五”末完成工业总产值180.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4.4亿元。

“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态势,新型工业化格局基本形成,以亿晶光电、华盛天龙为代表的光伏产业迅速壮大,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653.63亿元,工业增加值154.01亿元。纺织服装、新型材料、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健康发展,“十一五”末完成工业总产值554.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535.1亿元、利税总额70.3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为94.8%、94.8%和96%。

通过回顾历程,可以看出,金坛改革开放前,工业经济脱胎于农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抓住江苏发展乡镇工业的机遇,乡镇企业飞速发展;90年代后,和苏南大部分地区一样,金坛乡镇企业模式在改革开放难有大作为,进行改制,部分企业没有实现蜕变。在此期间,苏州地区抓住浦东开发辐射的机遇,大力发展“外资、外贸、外经”,大量引进外资,而金坛90-98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仅1.52亿美元,占常州5.7%,错失发展机遇;2000-2010年,与苏南很多县市一样,金坛大力建设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但开发区的管理机构经历反复(华罗庚科技城撤销并入城东乡、再撤销城东乡创建开发区),错失园区早期发展机遇,主要是将周边乡镇企业迁移到工业集中区。后期才开始加快建设,工业经济发展较快。

二、近五年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金坛主动融入常州城市发展大局,工业经济稳中向好,运行质量有效改善,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园区建设基本完成,产业经济蓄势强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6家,累计完成工业投入9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6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002.41亿元、241.2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5%、13.9%。2012年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工业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此后我区工业发展顶住压力,迎头赶上,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全区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工业发展势头良好(见图表1)。

图片1

图表1“十二五”期间金坛规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长速度

(二)主要支柱产业

“十二五”以来,金坛区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15年全区规模企业406家,开票561.5亿元;四大支柱产业企业共394家,开票536.36亿元,分别占比97%、96%(见图表2)。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产业高速增长,工业开票收入增幅位列常州前茅;光伏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全省光伏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平稳发展,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2015年以来,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成为发展新亮点,今年上半年实现开票69.91亿元,总投资85亿元的众泰汽车项目,从签约到整车下线历时仅一年,创造了我国汽车发展史上的“众泰速度”。

图片2

图表2 2015年金坛工业支柱产业数量占比及开票情况

(三)工业园区建设

“十二五”期间,金坛区工业发展主要采取以经开区为主导的“1+X”布局方式(见图表3)。开发区成为承载大项目建设的核心平台,各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加速,至2015年9月,全区六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已基本结束,园区道路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到位,基本形成“以开发区为龙头,各镇工业集中区相配套”的发展格局。

图片3

图表3 “十二五”期间金坛主要工业园区现状

三、与丹阳、溧阳两市的比较分析

(一)选择丹阳、溧阳两市的原因

发展工业经济,如何找到“突破口”,如何抓住“牛鼻子”,很重要一点就是树立标杆,用标杆指引方向、明确目标、找出差距,传递压力、强化考核。

以丹阳、溧阳为标杆,进行比较分析,不但有对比赶超基础,更具现实指导意义。一是金坛、溧阳、丹阳三地同处江苏中轴线上,均是苏南城市,南北相邻,不但发展基础相仿,支柱产业大部分是基于上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发展成的传统产业,而且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相似,无论是丹阳的眼镜、汽车零部件、五金、木业,还是金坛的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亦或是溧阳的机械、冶金、建材,均处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同时,近年来,三地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二是金坛曾经走在溧阳、丹阳的前面,但2000年以来其发展速度落后于溧阳、丹阳,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形成较大差距。要赶超溧阳、丹阳,我区必须要突破常规思路,积极寻求突破性发展。

(二)自然地理条件

金坛:9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万左右,以平原为主,俗称“两山两水六分田”。盐矿储量达163亿吨,被誉为苏南第一矿。此外,拥有少量石灰岩、玄武岩资源,可发展水泥、高速公路石料。

溧阳:15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万左右,也以平原为主,丘陵地区较多。石灰岩储量达10亿吨,方解石、大理石均在1亿吨以上,陶土等工业粘土7000万吨。

丹阳:10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7万左右,也以平原为主,丘陵较少,斧劈、奇石储量丰富达亿万吨,主要用于发展园艺。

通过比较看出,金坛、丹阳面积较小,但面积不是工业发展重要因素(丹阳工业发展比溧阳好);溧阳、丹阳常住人口较多,能为工业发展提供较好的人才支撑;金坛溧阳矿产资源丰富,金坛可发展盐化工、水泥,溧阳可发展水泥、建材。

(三)交通区位条件

金坛:处于沿沪宁发展轴、沿宁杭发展轴、沿湖发展轴三轴之间形成的真空区。目前还未建成铁路,沿江城际铁路、连淮扬镇南延段还处于前期工作阶段。高速公路有三条,沿江高速(2007年开通)、扬溧高速(2007年通车)、常溧高速(2015年开通)。省道3条:340、241、240省道,于2014-2015年扩建改造。水运以丹金溧漕河为主,五级航道升级为三级航道。

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宁杭发展带节点城市,江苏西南门户城市。宁杭高铁在溧阳设2个站(2013年通车)。高速公路有三条,宁杭高速(2004年通车)、扬溧高速、常溧高速。国道省道三条,104国道、239省道、241省道。水运有芜申运河(三级航道、直达长江码头、连接芜湖太湖)、丹金溧漕河。

丹阳:处于沿沪宁发展轴、沿江发展带上。京沪铁路横贯市区,设丹阳站,沪宁城际铁路设丹阳站,京沪高速铁路设丹阳北站。高速公路两条:沪宁高速(1996年开通)、扬溧高速。国道省道3条:312国道、122省道、338省道,泰州长江大桥的贯通使得丹阳成为公路交通枢纽。水运以丹金溧漕河为主,有两个长江入口,其开发区距长江第三大内河港口仅18公里。

通过比较看出,丹阳区位条件最好,金坛溧阳相差不大。已成为地区铁路、公路枢纽。三地公路、水运条件差距不大,但金坛高速公路开通较晚,省道升级也在近三年才完成。从工业发展差距来看,交通条件可以弥补区位条件,溧阳借助宁杭高铁从偏僻山区成为节点城市。

(四)产业政策

金坛:2011年出台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设立2000万新兴产业引导资金(每年)、1000万创投引导资金,成立1亿元国有全资担保公司,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对创建“三站三中心”企业,国家级奖励50万、省级奖励30万;企业上市进行改制、重组产生的规费,签订保荐协议后三年新增税收进行减免或全额补贴,进入常州后备上市企业奖励100万,境外上市300万。2012年出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意见》,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发展。2013年出台《促进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对开票销售、入库税收、有效投入等达标企业进行奖励。设立了光伏协会、汽车及零部件协会、化工协会。

溧阳:相继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意见》、《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争先进位、跨越崛起的意见》,设立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 对当年先进设备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按设备投资额1%的标准给予资金补助。此外,2011年,制定了工业经济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全力实施百企转型升级计划和百家新兴产业企业培育计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淘汰落后产能。

丹阳:出台了《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设立了1.5亿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每年3000万元),并对新兴产业实行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注重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针对眼镜、五金、汽配等传统工业,打造“中国眼镜城”、“华东灯具城”、“中国汽配城”等专业市场,实现了产业和市场的相互促进。丹阳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选择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企业,按照梯度扶持,重点加以培育和扶持,制定了《50强工业企业评选办法》,表彰50强企业,激励企业做大做强。

通过比较看出,三地均出台大量政策扶持经济发展,主要集中于行政规费减免、设备抵扣、开票税收、改制上市奖励,在金额上有所不同(丹阳较多),最大的不同在于丹阳高度重视传统产业发展,并将产业和专业市场融合发展,反观金坛河头眼镜起步早于丹阳却逐渐消亡。

(五)园区建设

金坛:着眼于做强做大开发区,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在市级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审批权限范围内对开发区应放尽放,打造“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开发区和尧塘镇“区镇合一”,统一规划、经济、财政、国土、组织人事建设和管理,并把华科园纳入开发区。2012年以来,大力推进开发区和六个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55万平方米动迁,建设标准厂房80.3万平方米。

立足光伏产业基础,创建光伏产业园,成为光伏新能源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但园区企业分散。目前正在打造汽车科技产业园。

溧阳:为加快经济开发区发展,实施12条优惠政策。财政上,适度调整财政体制,将经济开发区与溧城镇收入合并,统一进行财力结算。同时自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暂定3年)为经济开发区安排贷款贴息1500万元。在税费优惠方面,经济开发区内征缴的契税,市级留成部分全额返还。为鼓励收储出让,在城市规划区内,部分区域土地出让的净收益和市政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费返还开发区。为扶持培植税源,在城市规划区内,由经济开发区引进并组织实施的重大服务业项目所产生的税收均归经济开发区。在土地资源上,各种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经济开发区项目用地需求。

此外,2012年,与中关村合作,创建中关村溧阳科技产业园,已获批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将优先申报国家级高新区。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从园区管理模式、项目审核、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科技创新支持、人才扶持等多方面给予支持。目前正在打造高端装备及通用航空产业园、健康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绿色能源产业园、软件产业园。

丹阳:以开发区为依托,按照“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原则建设园中园,开发建设了生命科学产业园(眼镜产业园)、精密制造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科技创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等八大专业特色产业园区,对进驻园区标准厂房的企业免除三年租金。园区实行市场化运作,如航空航天产业园中的日本汽车零部件园,园区的招商、管理、运营由一家日本公司负责。各园区均建有技术服务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公共展示平台等。

此外,2016年创建了江苏省丹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金坛、溧阳在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较多,丹阳侧重于园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把同类型企业集中到一个产业园内。这样,同类型企业信息可以共享,土地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集约,便于对企业进行管理引导和帮助,同时园区的集聚也对下一步的招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一个作用。溧阳的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有类似发展趋势。

(六)主要工业指标对比

图片4

图表4 2015年金坛与周边地区主要工业指标对比

由图表4可以看出,以2015年为例,金坛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工业投入、规上工业增加值方面都略低于溧阳和丹阳两市。

与溧阳相比:金坛在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方面差距尤为明显。溧阳汽车零部件、风电、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产值不断增长,产业链较为成熟,优于金坛,2015年以来,溧阳深入推进节能重点工程,在实施重点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项目方面值得金坛学习。

与丹阳相比:金坛在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和规上工业增加值方面差距较大。2015年,丹阳市工业经济已经转化为以钢铁、机械制造、汽摩配件、五金工具等行业为主导,木业、纺织服装、视光学为支撑的多元行业结构。五金工具、视光学产业中大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发展较快,丹阳在整体工业行业方面处于优势。

图片5

图表5 “十二五”期间金坛与周边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对比

图片6

图表6 “十二五”期间金坛与周边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

从增速来看:以规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例(图表5、6),“十二五”以来,金坛在以上两方面的增速都超过溧阳和丹阳,充分说明我区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线,工业经济在众泰汽车、同方威视、福坛车桥、晨风研发中心、盈科通信、南方光纤、鹿山新材料、顺丰铝业等一批企业的拉动下取得很好成效。

四、十三五期间发展建议

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但可以通过交通建设、产业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对我区而言,地处苏南腹地,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有巨大的空间资源,有强烈的发展意愿,工业经济有快速发展的可能,参考金坛自身及周边县市发展经验,建议如下:

一是抢抓国家产业发展机遇。工业经济的发展要顺应国家发展大势,比如80年代的乡镇企业大潮、90年代外资经济大潮、2000年的园区经济。当前,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五大工程和十大领域,重点发展机器人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金坛应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这些先进制造业,并注重与周边县市差异化发展,避免产能过剩。

二是加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县级市虽然制定产业规划必要性不强,但可以强化产业布局研究。立足城市规划和产业基础,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将同产业企业尽量的集中,学习丹阳发展专业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好光伏产业园、汽车科技产业园等,并积极向上申报省级以上专业园区或产业基地称号。

三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对工业园区建设,考虑产城融合,把单独的工业区变成集居住、商业、休闲等功能的城市区,配套好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实施,从而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如大唐热电联产项目多数员工选择在武进居住)。注重园区升级,争取国家各类政策,开发区在升级为国家级难度较大情况下,可考虑先升级为省级高新区。

四是加强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我区周边的武进、宜兴、丹阳都是苏南发达区域,他们的区位条件比我们优越,具备我们缺乏的高铁、地铁、航空等现代交通设施。建设这些交通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机遇,在直接建设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与这些城市互联互通,享受这些交通资源的辐射。

【责编:肖睿】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