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4月20日 综合报道 “‘3母’是指用3两的母蟹为母本产的蟹苗,过去订购3母蟹苗货源少,养出的大个螃蟹价格也高,因此客户很少。现在消费升级,顾客专挑大个螃蟹买,不但3母蟹苗好销,就连800元一斤的4母蟹苗也早就被抢光了。”养殖户朱平感慨地说。有着三十多年水产养殖经验的朱平,见证了射阳蟹苗品种提升的过程,享受到了优质品种带来的高收益。
近年来,江苏省射阳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联手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大力培育推广蟹苗新品种,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该县主推的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江海21”等优质品种畅销全国各地河蟹主产区。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大闸蟹。“长江1号”是江苏省培育出的第一个河蟹新品种,也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淡水蟹类新品种,该品种成蟹生长速度快。“江海21”是上海海洋大学联合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培育出的水产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形态性状好、群体产量高等特点。
今年3月中旬,射阳县黄三水产苗种培育有限公司获得“江海21”为期五年的育苗授权和技术指导。该公司负责人黄爱彪很看好“江海21”的市场前景,他说:“现在吃蟹,不仅个要大,还要品相好,正常情况下,‘江海21’雄蟹达到4两的能占到50%,个个都是大长腿、颚齿尖,去年一只一斤的蟹卖到1600元。”
上海海洋大学讲师王军驻点射阳为“江海21”育苗提供技术支持。他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是有天然蟹苗的,后来天然蟹苗匮乏到没有了,现在99%的苗都是人工育苗。人工育苗江苏占90%,射阳占江苏的75%。”他认为,河蟹产业非常大,但是良种覆盖率低,“江海21”刚刚出来,2016年已经推广到20万亩,涵盖全国14个省,这证明良种蟹苗市场前景看好。未来射阳蟹苗产业要发展,还要继续在提升质量方面下功夫。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陆全平说:“河蟹的亲本不升级,技术不升级,那就没有出路了。”他认为,射阳能在蟹苗整体供过于求的状况下,打出一片天地,正是得益于品种和技术的不断升级。
优质品种意味着高收益,朱平每年蟹苗培育的纯收入达200多万元。“原来2母左右的小蟹只有不到200一斤,现在4母的苗要800元一斤,订苗的都是老客户,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去年11月份一下子就订了2500公斤。”朱平水产苗种有限公司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季度性用工50余人,工人月工资3500元左右。
塑造一个品牌、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经济。2016年,射阳县以“生态蟹苗、共赢天下”为主题,与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联合举办了“中国蟹苗论坛”和全国河蟹育苗产销洽谈会,并被授予“中国蟹苗之乡”称号。目前,射阳沿海生态育苗面积已达3.5万亩,年产生态蟹苗65万公斤,占全国生态育苗的7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河蟹种苗生产基地。
作为射阳百里渔业示范带的重要部分,该县规划在沿海滩涂建设占地三万亩的射阳县特种苗种基地,及五千亩的观光区。射阳县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我们和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还将共同推进良种蟹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