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4月25日 综合报道 24日,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通报江苏经济一季报。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持续显现,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旧动力加速转换,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82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
分析一季度经济数据,“质量”“结构”“新经济”“民生”这四个关键词可作为研判形势的视角。
一季度,在经济体量基数越来越大、发展转型“爬坡过坎”的背景下,江苏经济仍取得不俗成绩。一季度全省GDP比上年一季度增加2314亿元,相当于1992年全年的现价总量;每百元固定资产投资创造的GDP为16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元。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兴远解读说,经济增量增加、“体质”增强,量质并举,为调整结构、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一季度,符合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向的产业保持较快增长,而高耗能行业无论投入还是产出都出现负增长。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产值增长15.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4.1%,电动机制造业增长15.4%。高耗能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0.6%,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下降8.1%。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下供求矛盾有所缓解,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一季度,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6%,比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全省列入“三新”统计的11种工业新产品中,有7种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1倍,3D打印机、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63.6%、26%。
一季度江苏民生领域支出进一步加强。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民生领域支出快速增长,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0.5%、教育支出增长14.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