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一羽谈

绿色畅想

2019-03-12 11:20     中国发展网

绿色是世界的华服,绿色是生命的象征。

大自然中,绿色随处可见。大地不能没有绿色,天空不能没有蔚蓝,大地缺少绿色将会让人窒息,天空缺少蔚蓝将会一片灰暗。

绿色象征着生命。哪里有绿色,哪里就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朝气。保护绿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因为人类是随着绿色的浸染而变得快乐健康、蓬勃向上!

绿色是美丽的,绿色永远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尤其是整天生活在被沥青、水泥、钢筋和混凝土所包围中的都市人,更加青睐郁郁葱葱的绿色和泥土的芬芳清香。人们越来越难看到一澄如碧的蓝天,越来越难听到鸟儿的鸣啭歌唱;越来越难以呼吸到清新湿润的空气,越来越难喝到清醇甘甜的河水。

呼唤绿色、渴望绿色,给我绿水、青山、蓝天,已经成为世人的追求和向往。由此,笔者想起种绿、育绿的伟人马永顺。马永顺很平凡,他是一名东北林区的伐木工人。50年代,正当国家需要大量木材的时候,他带领伐木队伍废寝忘食地劳动在兴安岭地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为此,他曾经享受过那个年代最高的奖赏: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7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停止伐木,保护环境,又成了头等重要的任务。马永顺怀着忏悔的心情说,他过去砍了很多树,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要把树栽起来,不干“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事。到86岁逝世之时,他已经种树12万株,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换回了一山绿色。

历史上伐木的事不是马老的过错,也没有人说他有过错。可是,他自己偏不这么看,他不但能超越时代地进行忏悔,还能超越自我地用行为进行“补偿”。他就这么跟自己过不去,非要把自己过去的光荣一笔抹杀,带着赎罪的心情打扮荒山,让荒山重新披上绿装。

我们这些年搞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但遗憾的是,生产翻番,污染也翻番。伫立太湖湖畔,再也无心唱出“太湖美”了。回眸长江、黄河,她们因人们过度地挖掘砂砾,还有那沿途排放的工业污水的浸蚀......已使两条巨龙遍体粼伤。而海洋也经常是赤潮泛滥、生物资源在不断萎缩灭绝。发展经济本身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发展。这样无疑是饮鸠止渴、杀鸡取卵。

刚经历过08年雪灾和汶川地震,虎年又逢西南赤地千里。间或不断所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已经给人们敲响了生态环境恶劣的警钟!前天东北突降大雪,今晨又惊闻玉树地震,这些频发的天灾人祸,国人的神经不知还能承受多少这样的挤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越来越证明:社会的进步必须与大自然亲密和谐地共存。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但但是享受美味佳肴,还要注重食品安全和居住环境。注重、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人们在经历品尝过无序开发、滥伐滥捕破坏自然所造成的诸多苦果后,已有所省悟,经过阵痛后的思索和反省,终于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敬畏之心!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上的根本转变,是付出高昂代价后的必然选择!我们只有珍惜绿色,生命之树才能绿色常驻!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蕴含着生机;绿色孕育着未来,绿色让人憧景着理想。我们向往绿色,创造绿色,呵护绿色!只有遵崇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改善生态环境,我们才能永远生活在绿色的世界中,才能打破一次次“地球末日来临”的预言!

(作者简介:袁羽钧,管理学硕士、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执行副总编,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作家、经济学家、法律专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笔名江南一羽、一羽,江苏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寻一场江南烟雨》、政论文集 《潮涌大江——长江经济带发展实践与启示》)

【责编:姬艺萱】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