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珠晖是一幅品不够的山水画。翠绿的山、成片的林、满园的花、清澈的水……珠晖就是这山水和谐的精致所在;有人说,珠晖是浸醉心灵的家园。雁峰酒、鸡萝卜、鱼丸子……俯拾皆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浸润着每一个亲历者的心灵;有人说,珠晖是一部古老与现代融合的历史书。酃县故城遗址、珠晖塔、湘南学联纪念馆、省立三中旧址——红色文化、铁路文化、湘军水师文化……穿越时空隧道,历史的足迹鲜活如昨。
(游客在保卫里打卡游玩 唐兰荣 摄)
近年来,具有强大“旅游基因”的衡阳市珠晖区立足“全域”、瞄准“全景”、发展“全员”、培育“全业”,推进“旅游+”模式,实现了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一时美”到“时时美”。如今,全域旅游的美丽图景已在珠晖大地渐次铺陈,且连片成景、连景成画,如同湘绣的双面,绣出了新的“江南好风光”。
全域共建,探索文旅发展之路
漫步保卫里老巷子,一不留神就享受时间交错的奇妙感觉,一半诗意,一半烟火;驾车驶过广袤的乡村,不经意间就能看到如潮花海,一派曼妙的田园风光;参观建湘工业艺术馆,从历史的缩影中,领略新中国工业企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四季轮回间,珠塔神韵、梨园晨曦、平沙落雁、莲溪野渡等别具特色的景点在珠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依次“绽放”。
(游客正在参观建湘工业艺术馆 唐兰荣 摄)
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打开珠晖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全景镜头,顶层设计联合发力,惊喜之作频频呈现。
——凝聚一条心。珠晖区委书记魏中发指出,以坚定的信心推进“制造强区、文旅兴区”建设……以“三个围绕”推进文旅项目,以“四个经济”做强文旅产业,以“五色旅游”深化文旅融合。珠晖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伟要求,积极举办采摘节、灯光节、电音节等旅游节庆……引客入晖,助推经济发展。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员参与,全区推进全域旅游的合力和共识已渐渐形成。
——规划一张图。《中共珠晖区委关于实施“制造强区、文旅兴区”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草案)》对全区旅游产业进行整体布局,旅游产业突破带动“多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完美呈现。
——统筹一盘棋。珠晖制定大规划,将城市与村庄、山水与田园、文物与文化、民居与民俗纳入旅游发展大盘子。打造以保卫里、清泉里、建湘工业艺术馆为核心的文创经济“体验区”,以冶金工人食堂、美食街为代表的美食文化“特色区”,以特色餐饮一条街、保税仓、免税店为主体的高铁经济“消费区”,以湘南学联、省立三中、退省庵等为重点的湘江东路“历史文化街区”,以茶山坳、东阳渡都市农业为特色的农旅经济“休闲区”。加快推进夜游湘江、苏洲湾片区、保卫里、双水湾大雁文化园、“露营茶山”等文旅项目建设。
珠晖区正逐步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大湘南休闲旅游目的地”。小丁是衡阳师范学院的学生,近期游览了保卫里、建湘工业艺术馆等景区后,她对珠晖旅游产业很是赞赏,“珠晖,真的值得再来!”她说道。
全业共融,演绎产业融合之美
这些年,像全国多数景区一样,珠晖各景区也存在“淡季游客少,旺季游客多”“景点留不住客,游客花不出钱”的难题。
如何破解困局?全业共融是一条不错的路子。把珠晖全域全境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城乡一体、景城一体”目标,珠晖全域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
以文为脉,古韵悠长入画来——
文旅兴区如何传承“珠晖文化”,讲好“珠晖故事”?珠晖极力推动文化繁荣,传承、创新、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让文化火起来、热起来。全面推动文旅、工旅、农旅、红旅、体旅深度融合,做好“红色革命游”“古色寻根游”“金色工业游”“蓝色科技游”“绿色休闲游”,打造珠晖“五色”旅游品牌。围绕春赏花、夏摘果、秋观景、冬养生四季主题,乡村旅游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接连上演,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旅游高峰”……
以业为基,魅力新景接踵来——
在推动大雁文化园、力丰现代农业体验园、衡州酒文化博览园和衡阳铁路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及续建建湘工业艺术馆提质改造及清泉里仿古改造的基础上,珠晖引进新业态,新增保卫里文旅街区等项目,将双水湾景区民宿聚集区、茶山坳景区民宿聚集区、堰头村、农耕休闲乡村旅游廊道列入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建设培育名单。金甲梨园乡村生态旅游区已入围首批湖南文旅消费“新生态·新场景”名单。
以绿为底,生态低碳扑面来——
绿色是发展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普遍实践,这也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动人之处。沿着这条发展路径向上望去,围绕“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三篇文章,珠晖大力实施增绿行动,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8%,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面达81.51%,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并建成景区内自行车道、汽车道、游步道60余公里,高标准旅游公厕36座、生态停车场1000余个。
(旅游+体育,促进文旅体旅产业发展 刘晓飞 摄)
把城市放在公园中,把山水留在家门口,把文化藏在心坎上……一幅由绿色铺就的珠晖图景,画质日渐精美,气韵更加动人,正在面向未来渐次打开。
全民共享,拉动经济惠民之实
堰头村脆梨汁多肉嫩、甜脆可口;光明村葡萄光洁细嫩、晶莹剔透;新龙村火龙果汁多味甜、口感细腻;湖东村草莓娇艳欲滴、香味浓郁……每到瓜果成熟季节,前来珠晖区观光游览的游客一拨又一拨。近年来,近郊踏青、果蔬采摘、乡村民宿、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该区竞相涌现。
(游客在金甲梨园体验采摘乐 曹正平 摄)
(光明村的葡萄深受市民喜爱 罗盟 摄)
珠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旅兴区的落脚点,是增强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旅兴区不仅将“美”融进了游客心中,把“富”装入了百姓腰包,还为多产业融合增添了动力,助推着乡村振兴大业。
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步入乡村,从“卖土地”到“卖生态”、从“卖资源”到“卖风景”、从“卖特产”到“卖文化”,都为玩转珠晖增添了更多选择。秉持“一特一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珠晖创新乡村旅游发展,培育出“水师山庄”“梅花山庄”“玖老头”等一批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牌,开辟出旅游富民的新路径。茶山坳风景区、双水湾景区、湘南学联纪念馆等3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双水湾乡村文化园、衡阳力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衡阳金甲拓展运动培训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衡州酒文化博览园、建湘工业艺术园等2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风生水起,让好风景带来了好“钱”景,让到此游览的都市游客连连赞叹:“有山有水有乡愁,珠晖宜居宜游!”
(游客在金甲射击场体验激情与热血 程文 摄)
“头雁”领航,“群雁”相随——
珠晖大地上激荡着创业创新的春潮,一个个“创新之作”彰显着珠晖独有的特色。
“我之前在广州务工,常年在外,家里的老人和小孩都照顾不上。”在家门口开农家乐的周女士说,“我听说村子里这几年乡村旅游发展得很不错,我就回来开了农家乐。旅游旺季一个月的纯收入就达到1.1万元,生意红火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十年前都会往城里跑,十年后都想回农村,乡村振兴不仅有人气,更有‘钱’力,旺季的时候不预约,农家乐里都没得饭吃呢!”说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水师山庄负责人王先生也是乐开了花。
从“靠天吃饭”到“靠村吃饭”,在堰头村,像周宝玲这样发生巨变的村民还有很多。金甲梨园、金甲鹿园、金甲射击场……一批农家乐等休闲产业竞相登场,形成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不仅拉动了消费,还提升了人气。目前,该村已创立金甲吉、金甲七宝、金甲岭鸡萝卜等品牌,带动新增就业岗位达1300余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同时,该区茶山坳镇获评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特色小镇;金甲村获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堰头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南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建设乡村旅游精品村;新龙村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产业引领,同频共振——
在文旅兴区的进程中,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诠释了珠晖“全域旅游”的内涵,“旅游+”不断创造价值、放大价值,产生“1+1>2”的融合效应。
旅游+文化,湖湘文化品牌日益闪亮;旅游+农业,农耕体验游、四季采摘游深受青睐;旅游+体育,骑行、网球等全域赛事轮番上演;旅游+特产,鸡萝卜、红薯片、鱼丸子、赤松茸、脆梨、葡萄、橘柚,打造“舌尖上的珠晖”……多种业态相融相盛,文旅融合大放异彩。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一系列特色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正不断“花式”引爆珠晖旅游市场。截至目前,珠晖区各类旅游产业项目达100多个,其中雁峰酒业工业旅游、建湘工业文化街区、金甲岭乡村旅游区等11个项目纳入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项目清单的重点文旅项目,计划总投资55亿元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33.39万人次,同比增长61.58%,旅游总收入达38.28亿元,同比增长77.48%。
如今的珠晖区,正置身于一个全新的坐标系中,无论是选择休闲度假、生态观光,还是准备重温乡愁、运动体验,每个人都能在此找到理想的配位。乘着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珠晖旅游必将伴随高铁、高飞时代而磅礴发展,实现旅游业的第二次飞跃。“我的她,我的她,江东那抹燃烧的彩霞;我的她,我的她,挂在胸口那个美好的家……”正如《珠晖,我的她》MV中所唱的那样,全域旅游让珠晖这颗湘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成为更多人的神往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唐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