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全域长效治理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起来” 乡村颜值“美起来”

2023-02-24 22:03     中国发展网

近年以来,楚雄市围绕农村环境全域秀美目标,聚焦农村“厕所革命”、“两污”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通过“横向打擂台、纵向抓攻坚”等方式压实责任,深入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整治工作从“动起来”“干起来”到整体“热起来”“比起来”,形成“村村竞美丽、户户争出彩、人人齐参与”良好格局,全市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强制度,广宣传,奏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强音”。坚持高位推动。调整充实楚雄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和开展工作调度,持续释放市委、市人民政府一抓到底的强烈信号。坚持专班推进。组建成立楚雄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领衔,市人大常委会一名副主任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挂包联系等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专班推进,部门主抓,乡镇主责,村组推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健全机制。编制印发了“1+6+2”政策文件,细化了目标任务,实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主攻方向。“1”即一个总方案、“6”即六个配套文件、“2”即两个指导性手册,搭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四梁八柱”。

强化制度执行,在深入推进村规民约、“红黑榜”制度、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公共设施管护机制等制度的基础上,持续推行“四个日”制度,落实好“门前五包”、群众“五投”,发挥好“以工代赈”作用,开展美丽庭院评比、积分制等活动,引导和激发群众出人出力出资出物出思路,实现“要我干”到“我要干”、“安排我参与”到“我主动参与”的转变。坚持统筹推进。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与龙川江流域综合整治提升、绿美乡村建设、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巩固耕地占补平衡等工作同统筹、共推进、齐落实。坚持群众主体。利用宣传栏、农村广播、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利用户长会、群众大会充分发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和“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行动自觉,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开展“家家户户齐参与、干干净净过春节”等主题活动,营造“人人谈改善、户户比提升、村村搞整治”的浓厚氛围。2022年,累计开展入户宣传2605场次,张贴宣传标语5671条,发放宣传资料3.8万份,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30余万人次。

保投入,通堵点,培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样板”。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集中发力、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六个一点”多元投入机制,坚持真金白银投入,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资金紧缺问题。2022年,全市共整合实施项目92个、投入资金2.94亿元,村集体资金投入2189万元,组织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镇村干部和群众捐款145.71万元,党群齐心携手共建生态宜居宜业美丽新农村。坚持示范带动。深入践行典型引路法,坚持“抓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围绕“一区、两带、三村、多点”规划布局,按照公共空间“123456”整治思路和美丽庭院“六美”创建要求,倾力创建了紫溪箐上村、东瓜小郭邑、吕合火烧桥、新村大龙潭、八角岭岗等257个“村净、景美、人和、业兴”的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以点带面掀起全市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热潮。2022年,获评省级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村庄1个、州级绿美村庄176个,省级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2个、美丽村庄19个,州级2022年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乡镇1个、精品村7个、美丽村庄13个,州级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宜居示范乡镇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40个。

转观念,聚重点,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提升。按村庄规划三年(2021-2023年)编制任务,全市计划编制村庄规划136个,截至2022年,共完成110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占任务数的80.88%。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质增量。加强改厕技术指导,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改厕和问题厕所整改进度。2022年,全市改建完成农村卫生户厕1463座、公厕17座,累计改建完成农村卫生户厕67629座、公厕230座,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1.17%,开展厕所问题摸排整改督查4期,召开推进会议5场次,业务培训会议3场次,排查出问题户厕1657座、问题公厕38座,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巩固提升。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按照垃圾属性、特性,将农村常见生活垃圾分门别类,推行“三变”处理法,有效从源头减少垃圾,“三变”处理法,即:“金、塑、玻、纸”等回收“变废为钱”,“砖、瓦、石、砂”等利用“变废为材”,“秸秆、杂草、菜叶、树叶”等堆捂“变废为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合理布局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

截至2022年,全市乡镇镇区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5.71%,自然村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3.8%。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扩面达标。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实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

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农村污水处理站(点)78件,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4.29%,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收集处理率分别达87.41%、17.77%。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开展“建三园、美四旁、清五堆、治三线、拆残墙”行动,改善提升村庄公共空间,按照多一点就地取材、少一点花钱购买,多一点乡土气息、少一点城市味道,多一点文明新风、少一点陈规陋习“三多三少”要求,巧妙地展现村庄特色,留住村庄韵味,实现以“小景观”带动乡村风貌“大变化”,让“老村落”涣发“新活力”。2022年,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3.5吨,拆除残垣断壁4799处,清理五堆5.5万余处,村庄绿化率达48.38%。

强督察、求实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盲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双月一考核、双月一通报”工作机制,推进暗访、调度、督查、考核、通报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做到工作在现场比拼、在实地展示,持续发力解决存在问题。2022年,全市共开展督查10次、考核5次、调度10次、暗访4期,制作曝光片4期,印发通报4期,交办各类问题2154个,乡镇召开现场会、推进会113场次,村级现场会1123场次,全面形成各乡镇“比学赶超”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杨德祥  李慧德 尹以荣)

【责编:沈中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