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好 保护好 发展好

确保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一江清水出昭通
2020-11-19 00:22     中国发展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重要批示精神,把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治理好、保护好、发展好。”昭通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道。

今年5月,中央就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生态环境部及国家有关部委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对该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生态环境厅和昭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高度的政治担当,全力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工作。

赤水河因其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酱香白酒飘香、历史文化厚重,被誉为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是国家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也是连接云贵川3省的一条经济动脉和人文纽带。

赤水河在云南省昭通市境内干流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一级支流全长142.8公里、二级支流全长84.9公里,流域面积1983平方公里,流域范围主要包括镇雄县赤水源镇等14个乡镇及威信县扎西镇等3个乡镇,共涉及152个村(社区)3225个村民小组约31.24万户104.2万人。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内有495.66公顷范围属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镇雄县果珠乡鱼洞河段至坡头镇百车河段属于核心区,其余干流及所有支流为缓冲区。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内设置的洗白河、罗甸河、岔河渡口(出境断面)等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和考核断面清水铺(位于贵州毕节境内),2018年、2019年度水质均达到Ⅱ类水标准,水质总体良好。

1

提高政治站位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源头担当,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决担当源头责任。作为赤水河的源头,始终强化源头担当,坚决扛起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从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切实增强全力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组织保障。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批示指示140余次,市委召开11次常委会、市政府召开13次常务会、高频次强力度研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整改、污染防治等工作。在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工作中,昭通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政协主席任组长的督导工作组,常态化跟踪督促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出台方案措施。在找准问题基础上,编制了《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保护实施方案,确定了流域生态治理九大攻坚行动。制定了《昭通市赤水河流域乡镇生活垃圾热解处理项目建设运营试点方案》,全面开展流域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梳理形成了赤水河流域(云南段)问题清单,为系统谋划修复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2

坚持规划引领

坚持规划引领,建立补偿机制,推动实现常态化保护修复治理。编制规划。按照省编规划、市出方案、县级实施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并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正配合省级编制《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规划》,初步谋划提出六大类234项工程项目,概算投资360亿元,实施期限为五年。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云贵川三省政府于2018年2月签订了《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三省每年共同出资2亿元,作为赤水河流域水环境横向补偿资金,云贵川三省出资比例为1:5:4,补偿资金等分配比例为3:4:3。目前,昭通已获得2018年度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三省共6000万元和2019年度云南省补偿资金2000万元,共计8000万元。加大地方财政投入。近年来,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市、县共整合6亿元资金,开展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

坚持保护优先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坚持保护优先,治理与减压并重,着力修复乌蒙山自然生态。大力实施易地搬迁。聚焦保护治理和减压修复两大重点,坚持把应搬尽搬和应退尽退相结合,通过实施大规模易地搬迁为生态脆弱的乌蒙山区减压、添绿。全市累计实施易地搬迁8.26万户35.47万人,其中:赤水河流域8372户36102人,复垦复绿土地1028亩。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退耕还林还竹还草还果,全市规划新植以方竹、筇竹为主的竹产业基地300万亩以上,改造提升老竹林115万亩,其中:赤水河沿线已建成竹产业基地39.67万亩、2021年底前将达48.29万亩,大幅度减少和替代传统的玉米种植。镇雄、威信两县森林覆盖率分别由2017年的32.6%、41.3%提高到2019年底的34.9%、47.4%。

5

坚持突出重点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还介绍,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不断强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聚焦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以全面落实“河长制”为契机,综合施策、系统发力,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力整治小水电开发。制定“一站一策”方案,17座小水电站已全部拆除,县级自查验收工作已完成,正在开展市级复核验收,将在今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已对拆除电站进行覆土种草生态修复。强化“六乱”治理。紧盯“乱占乱建、乱采乱堆、乱捕乱捞”等问题,稳步推进河湖管护岸线划定工作,强化监管执法,全面落实流域禁捕政策。持续开展“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以河长令形式交办问题清单,流域“六乱”问题得到基本遏制。抓好在建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结合昭通高速公路、铁路等项目建设实际,督促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同步做好工程的生态治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抓实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加大镇雄县硫磺冶炼废渣治理力度,稳步推进实施黑树镇王家沟、坡头镇海塘生态恢复工程。

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以改善提升人居环境为关键,不断强化流域污染治理。紧扣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海战。”邓家才还说。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2019年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相关要求,于2020年7月中旬以联动交叉执法的方式,从全市生态环境部门抽调环境执法、监测人员40余人,分8个现场检查组和1个攻坚组,对2019年生态环境部审核确认的164个排污口点位,开展生态环境执法专项检查,主要追查污水来源、判定是否非法排污及收集完善相关河长制信息。通过对赤水河干流为期4天的专项检查,完成了164个排污口点位的现场检查,同时在专项执法检查工作中新发现10个问题,并已制定整改方案并抓紧推进整改工作。全力补齐“两污”治理短板。探索创新融资模式,统筹推进赤水河流域县乡村三级“两污”处理设施建设,系统规划17个流域乡镇“两污”项目,启动镇雄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威信县第二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在流域17个乡镇推进生活垃圾热解处理设施建设,已完工运营5个、在建9个,今年12月底实现全覆盖。着力改善村庄环境。充分发动群众,建立长效机制,流域3225个村民小组稳步推进垃圾简易处理和村庄保洁收费,积极推进无害化卫生户厕提升改造。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格畜禽禁养区划定管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深入推进人畜分离、规范化饲养,积极推进畜禽粪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4

强化监管执法

强化监管执法,保障断面水质,实现一江清水出昭通。严格环境准入。严格赤水河流域建设项目准入门槛,凡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并禁止赤水源头核心区域进驻工业企业,杜绝赤水河流域新上造纸厂、水电站等项目,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污染。强化“双随机”监管。在赤水河流域组织开展了8次双随机环境监管抽查,派出执法人员180余人次,抽查企业77家次,发现60余个环境问题,均已按相关规定责令限时整改完成。强化区域联合执法。按照《川滇黔三省交界区域环境联合执法协议》约定,积极与下游市县沟通对接,强化信息共享和行动协同,共同做好区域联合执法。7月12日至16日,市、县两级开展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执法;9月21日至27日,省、市、县三级联动,抽调执法业务骨干开展赤水河流域联合交叉检查,找准 “病根”,采取针对性措施。(田钿 母世权

【责编:予笙】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