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坡陡,人在山上愁,水在山下流。老少边穷,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制约脱贫致富。脱贫攻坚亟需补齐水利基础薄弱短板。”昭通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昭通属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极低的经济贫困地区,特别是镇雄、彝良、威信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县,革命老区贫困县,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水利基础薄弱,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不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洪安全等基本水利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脱贫攻坚。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腹心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形以山地为主,是乌蒙山深处的典型老少边穷地区。全市山区面积占94%,山高坡陡,人在山上愁,水在山下流,山区农户居住分散,耕地分散,可集中连片灌溉率低,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高,投资大。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于10%,人均蓄水库容仅143立方米(不含水电站库容),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长期以来,全市已建水库多为小型水库,大、中型骨干水源较少,昭通人均库容和人均供水能力都比较低,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74.2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还有69%的耕地难以得到灌溉保障。
“受制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昭通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季节性、区域性、工程性缺水,同时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伴随水质性缺水矛盾并存;严重束缚了全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型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该负责人说道。
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抢抓机遇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2014年3月14日,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中央治水方针和“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建设基本要求。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对全市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昭通水利发展面临难得的有利机遇。在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利系统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治水思路;立足市情和水情,抓住机遇,栉风沐雨、砥砺奋进。
该负责人说,加快水利前期工作,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水库资源利用。为有效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十三五”以来,昭通市积极筹划论证水利领域重大项目,形成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土地预审、项目环评、移民安置、水资源论证和节水评价等方面工作,成熟一项,开工一项,陆续新开工了镇雄县坝口河水库永善县富庆水库等14座小(一)型水库,概算投资规模达38.3亿元,设计总库容8895.7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可解决16.64万人、10万头牲畜饮水和33.88万亩农田灌溉需水。
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市水利局把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来抓,抓好协调配合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水利工程项目支持,多方筹措资金,迎难而上、团结拼搏、扎实工作,集中一切力量,以水库资源为重点,加快骨干水源工程水库项目的建设进度。同时,加强水库资源利用,助力脱贫攻坚,确保农业生产灌溉需求,保障群众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2015年至2020年8月,全市共有19座水库实现下闸蓄水,新增蓄水库容16296万立方米,年供水量达17125万立方米,受益人口52.56万人,控灌农田面积40万亩。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为解决全市工程性缺水问题、助力脱贫攻坚和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实现决胜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重规划补短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十四五”期间,昭通市还需新开工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缩短与全省人均蓄水库容的差距,提高供水能力,巩固产业发展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步伐。全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民生水利问题,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该负责人还说,按照“谋划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全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着力补齐工程短板,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补齐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城乡供水、生态修复和信息化五大工程短板,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重点以水库为节点,城乡供水管网及河湖沟渠为脉络,以泉水、地窖为补充,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原水保障、清水互通、集中保障等思路,充分发挥水源工程的供水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自动化管理和精细化调度水平,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建立多元化供水格局,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
目前,“十四五”重点水源工程的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已有近80座中、小型水源工程纳入建设规划,设计总库容达6亿立方米,设计年供水能力量达6.28亿立方米,规划解决供水人口238万人,新增耕地灌溉面积达10万亩以上。(周增贵 洪开云 杨超群)